2017年12月15日第九期“跨学科课程午间教学沙龙”在综合楼430室举行。教师发展中心范怡红教授,首批跨学科课程教师人文学院肖平教授、体育工作部宋爱玲副教授,教务处处长郝莉,对外合作与联络处副处长周南,教务处副处长代宁,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阮波等作为评委和点评专家,与诸位老师一起围绕本期主题跨学科课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郝莉教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短的介绍,随后第五批跨学科课程申报教师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跨学科课程设想、设立初衷、设立目标以及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每位教师分享之后,与会评委与点评专家就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可利用的校内外跨学科资源给予了指导。
生命学院童妍老师首先围绕课程《传统体育与中医养生》提出了开课缘由和必要性。《传统体育与中医养生》课程主要讲授传统体育与中医养生学的联系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中医理论作为基础,具有健康性、多样性、民族性等诸多特点。体育学和生命医学的跨学科融合,深刻的哲学理念和丰富的练养方法相结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建筑与设计学院钱丽源老师的《可持续景观与环境生态修复》旨在实现科学可持续的景观修复,融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关于遥感技术对环境进行准确的监控与评估理论。钱丽源老师认为需要结合相关的专业学科,最大化跨学科课程的跨度,以实现课程设定的初衷和最终目标。
来自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雷鸣老师针对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临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思维的巨大改变而无能为力的现象,与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老师联合申报了《高质量学习方法》课程。该课程立足于学习科学,在大学生基础课程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建立适应大学数学、物理与英语等基础学科学习的思维和方法。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吴燕老师以解决工具课程C语言面临的教学问题为目的,申报课程《深度学习:信息社会的信任问题》。此课程将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制定深层学习的策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教学目标,让更多学生会使用编程工具,并积极应用在学习生活当中。
建筑与设计学院的黄媛老师以“微观可持续”、“节俭创新”和“废物再创造和利用”为主要关键词,申报课程《“微”可持续校园设计与建造》。课程将组织系列校园可持续发展设计和建造活动,通过利用废弃物的设计、建造工作坊的开展,实现废弃场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学生共同打造心中的美好校园。
建筑与设计学院陈睿智老师的《走进风景园林》课程,旨在解读风景园林中蕴藏的文学特色、艺术情感等人文特性,从工学的角度对风景园林中空间布局设计手法、材料运用进行科学解释。该课程致力于弥补人文类学生关于风景园林中技术知识的欠缺,丰富工科类学生的人文知识,使其今后的设计更具人文情怀和艺术特色。本课程的学习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鉴赏能力,丰富其创作手法。
机械工程学院的黄慧萍老师以协助学生从新生入学开始建立全局观为开课初衷,申报课程《从中国古代机械到创新黑科技》。黄慧萍老师指出,此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知识交叉教学,让新生了解学习公共课程的意义。课程教学将着重强调创新设计、实际应用和公共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蔡燕歆老师和宗桦老师共同申报了课程《无障碍户外空间环境设计》。该课程将无障碍通行设计和户外环境设计相结合,旨在缓解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造成的出行困扰。两位老师指出,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原则。课程内容强调户外环境设计对使用者能无障碍地享受户外环境的各类效益,在环境利用过程中产生欢愉、平和、轻松、自信、缅怀、导向等治疗效果。
力学工程学院蒋晗老师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力学专业和高分子专业的教学特点,申报课程《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蒋晗老师指出,力学性能是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的诸多性能中极为重要的一点。《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将结合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从力学的基础概念入手,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复杂力学性能及其相应的测试方法,涵盖材料科学、力学、实验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可作为力学、材料、机械学院本科学生选择的跨学科课程。课程立足于“强化教学,着眼学生;科学前沿,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教学主体将从老师转变为学生。
后记:
跨学科课程是指由一些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合并或融合而成的新课程,也称交叉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批判性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及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的学科和理论观点、理解综合的力量,学会使用对比方法阐明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其中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以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茅以升学院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行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思想碰撞和教学改革实践将“创新型的教学、研究型的学习、跨学科的课程”深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质量,改善学生就学体验。
文字:李永梅
摄影: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