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生工作

唐臣人.新传媒

【卓越讲堂】沈志云:中国高铁畅想曲

来源: 作者:唐臣人·新传媒 日期:2016/09/27 点击数:


【卓越讲堂】简介:

      卓尔不群,越古超今——此称卓越。卓越讲堂,是一个开放的学堂,旨求生命之卓越,承载厚重的交大历史,铭刻奋斗的茅以升精神,蕴藏至深的科学涵养,传承深邃的学术魅力,凝聚真切的人文关怀,建构深远的时代文明,而种卓越之种于唐臣学子之心。讲堂紧扣茅以升学院培养拔尖类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注重多学科、多形式并施,学理性、实用性并存,权威性、前卫性并重;特邀名师、大家、学者,以了解前沿科学,感受学术魅力,领悟大家风范。



       925日晚19:00,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卓越讲堂”——中国高铁畅想曲》在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著名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志云教授主讲出席本次卓越讲堂”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茅以升学院院长冯晓云教授,茅以升学院学活动工组组长老师茅以升学院团委书记盾老师,团委副书记李佳蔓老师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茅以升学院学生会、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会、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学生干部



      从2010正式成立茅以升学院卓越讲堂”已经陪伴茅院学子走过六载年华,一位位大师学者来到这里传播思想,启迪心灵,卓越讲堂活动也已成为历届茅院学子最为期待的一场学术盛宴。六年前,沈志云院士作客卓越讲堂,以迎接高速铁路新时代为题做了精彩的报告。六年飞逝,中国高铁引进消化再吸收,到掌握核心技术,创造中国高铁世界标准购买技术到走出国门,打造高铁名片两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络见证了中国高铁的飞发展。今天,中国高铁已成功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之列后,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何方如何把握先机,保持优势?沈志云院士中国高铁想曲》精彩报告带我们一起谈中国高铁发展前景。



      “这趟时代列车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时空观念的巨变,经济版图的重构,更有一笔隐形财富——大国崛起的铿锵步伐与道路自信。”沈志云院士开援引人民日报刊文,对中国高铁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自豪。而本次讲座,他的重点则是“后高铁时代”中国高铁的发展道路。何为后高铁时代沈志云院士将其定义“轮轨高铁时代后期开始的高速铁路发展新时代。后高铁时代前期正是当今轮轨高铁时代的末期作为高速铁路技术永恒课题的速度研究,必会将高速铁路时代以真空管道技术研究为主后高铁时代

      本次讲,沈老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谈起,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如何能够成为世界第一,高铁时代”谁才是主角后高铁时代我国发展先机在何方?


 


      “速度是高速铁路的灵魂沈老强调,对于速度提升的不断追求,是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动力并逐一回应外界对于中国高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的质疑。中国高铁技术缘何能成为世界第一因为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三大科学根据作支撑以企业为主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大系统动力学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以最先进技术设备武装的试验体系,这三大体系成功支撑中国高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铁产业成为我国又大又强产业谈到后高铁时代,沈院士认为高铁时代的主角是轮轨,要追求速度的不断突破,只有真空管道才能堪当主角,由此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也必随之成为后高铁时代的引领者。从经济性,社会效益等多角度考量,200~600公里时速下高速磁浮不是轮轨的对手只有超高速磁悬浮技术的突破,才可能取代轮轨,创造新的高速。与此同时,真管道高温超导技术的研究,将有望应用到深地、深海、深空深蓝灯多个领域,这些都属于国家战略所必须,因此,发展真空超导磁悬浮技术必须之举。最后,沈老与大家一起畅谈了太空通道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我国太阳能电站技术领先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成熟以及太空管道发射所必须的7000m海拔高度等三个因素论述了我国发展太空管道技术的独特优势太空管道非我国莫属沈老坚定的信念再一次鼓舞了在场所师生。


      “立足轮轨,超越轮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立足地球,放眼宇宙;沈老的《中国高铁畅想曲》敢想敢为,把握后高铁时代发展脉搏,为中国高铁发展之路找准方向,赢得全场师生热烈掌声。

      最后的提问环节,沈老再次悉心回答了同学们有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相关问题。当现场有一位同学向沈老请教学习经历时,沈老向大家分享了的求学经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沈老再次勉励大家一定要勇于突破创新,做他人所不能做树立远大抱负



     至此,本次卓越讲堂活动同学们热烈鼓掌声中顺利落下帷幕。冯晓云院长为沈志云院士送上由茅以升学院学生亲手制作的茅以升学院院徽。感谢沈老,我们带来这场学术盛宴卓越讲堂越古超今,每一位唐臣学子必将铭记沈老教诲“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文字:张小佳

摄影:沈小茱 

任玉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