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生工作

创新实践

三下乡 | 云南省大理市暑期社会实践简报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9/14 点击数:



龙龛下登村篇

8月21日,到大理古城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像游客一般游览古城,而是走进曾经洱海边的小渔村,现在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的龙龛下登白族村。村子秉承大理市政府“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发扬保持民族传统”的号召,建立了带有民族特色的管理模式。今天恰逢农历七月初十一,正好赶上了村里的节庆民俗——耍香龙。傍晚7点,耍香龙的村民陆陆续续集合在村里古戏台前的广场,扎好草龙,龙头龙尾插上细香。两条香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从本主庙出发(本主,意味着本地福主,是一个村的信仰),旋转跳跃走进街巷,开始了舞龙的高潮。我们8人大多数都是成长于都市,见到此情此景更是啧啧称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俗保护刻不容缓!



璞真扎染坊篇

8月22日,我们一行人便前往了民族扎染之乡周城的扎染坊------璞真扎染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先生接待了我们一行八人。白族扎染技艺是流传于大理白族群众中的一种古老的染织技艺,以“民族扎染之乡”周城的扎染最具代表。是用白棉布一为原料,天然植物(板蓝根)为染料,通过手工扎花、浸染、拆线、漂洗、脱水、碾布等工艺制作而成的纺织品。艺术表现形式多数为自然、花鸟和寓意吉祥的纹样。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虽然天空下着细雨,但是并没有阻止我们团队前进的脚步。我们不仅观赏了许多精美的扎染艺术品,还亲自在白族阿婆的教学下,每个人亲自扎染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扎染。虽然针法粗糙,但是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扎染本来就是“染料多端浅深随意,布色不一浓淡任人”的传统技艺。扎染后,我们就扎染历史,扎染技艺传承,扎染的经济效益问题仔细向段树坤先生请教,收益颇丰。


1D60B


喜洲古镇篇

8月23日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我们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走进有百年历史的 喜绣房和天工坊,亲眼观摩了白族刺绣和木雕的过程。对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手法感到惊艳。

20B0F


遇见大理,遇见一脉一涌的苍茫澄静;深入大理,深入一舍一物的博大包容。短短的七日丈量不出大理文化精髓,道不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