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学院“经典悦读,书香致远”——第六期“读·品·享”读书笔记评选活动15级二等奖作品展:
诗经的开头,有人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潺潺的水流声似从纸张中透出。小时候喜欢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哪怕是“交交黄鸟止于棘”都天真的以为那描述的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后来,大概是渐渐看清了他们对于“家”,对家庭和国家的牵挂和信念,诗经竟然一句句的鲜活起来。
“秩秩斯干,幽幽山南”那是从前他们依山傍水的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那是初建家庭的喜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颇有为国征战归家后的物是人非之感。孔子编纂诗经曾感叹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含蓄,它见证了孩童们咿呀学语的美好时代,聆听了先人数千年的深情歌唱。一草一木,是先人的美好伴侣;一词一句,是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旋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总是让人动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不能冷却一颗执着的心,纵然等到白发萧然,也有人未改初衷。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着人最真挚的感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先秦人民对爱的姿态让人震撼,而如今爱情泛滥者比比皆是,古人的坚持依然那么美好。
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
大概是因为怀念了。忙碌过后,那份被遗忘的美好划过心头。我们怀念诗中那一片月光,怀念一份因家而生的牵挂与思念。古人用简单直接的语言道出感人至深的情怀和洞彻世事的道理。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家是古人缓缓踱步的河水,是月光下静默的思念,是儿时嬉戏吵闹的岁月,是离家时不住的回头。家是无论多远始终牵挂的心,是你此刻想到的第一个人。对于我来说,家是下车时母亲等候的身影,是握着我的手时爷爷粗糙的掌心。
记得有首诗中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再读诗经,那些政治理想大多变成了统治者教化的工具,反而是对战争的厌恶,对风调雨顺的渴求,对不归人的思念渐渐被时光打磨,更加打动人心。人时已尽,人世还长。纵使那时昔人都已不在,只要有人记得那些事,记得从前他们哼过的歌,就不算在世上白来一场。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诗经的另一个开篇。读这几句,很容易让人想到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求。“我有宾客如君子,亦有美酒香而醇”诗经中则更多地表达出人的喜悦。诗经写小家,写大家,记录一切不加修饰的感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当面临外界的困扰,即使平时不甚亲密的兄弟都能一起承担;同样地,当国家面临外界侵略,国之百姓也会奋起反击。诗经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它至纯,至诚。岁月的侵蚀使真挚的感情留存下来直指人心。
琅琊榜中,梅长苏被许多人看做谋士,诡谲之士搅弄风云而已。不过他隐藏目的手沾鲜血算计人心却也心系苍生匡扶正主赤子之心。炙热心肠总是让人觉得亲近和鲜活,我们用心脏的跳动来继续生命,也用思考和感情丈量生命。“我以我血荐轩辕”多年后忆起璀璨的历史长河,回想起“身既死兮魂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挽歌,发现那为国的跳动的心从未变过。总是能听到类似中华儿女脉息相同之类的话,仔细想想,诗经的精神大约已融入国人的血液,或者说,那心脏的跳动就是另一种传承的方式。
不禁想到从前看过的一首诗: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脸。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我们在生活中兜兜转转,真正珍贵的曾经在身边而我们却浑然不觉。当我们走走停停,终于下决心伸出手时,却看到生活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想要说出“不管你在哪我都会在你身边”这样的话,只听到自己心中不置可否的笑声。终于时光在一直向前走,很久之后才想起曾经的某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不管怎样,家里的灯,依然亮着。
那些像是木质的场景,淳朴厚实。风吹日晒,落下的种子生出野草,几只鸟儿喳喳的叫。在诗经面前,我们好像是听爷爷讲往事的小孩子,却又冒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有的人理解了深情,有的人懂得了牵挂,就这样似懂非懂的理解着,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只能沿着潺潺的河水一直向前走,顺着那芦苇丛一直向前走。也许走着走着,困惑的心就此明白了。
个人简介:
作者蔡昭晨,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电子信息类。热爱生活,热爱读书,还有一颗大写的好奇心。希望能看遍繁华,也能守住内心一方安宁。“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我的梦想是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