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感受院士的桥梁情节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钱塘江大桥通车80周年之际,由中国工程院、九三学社中央、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第七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暨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80周年纪念会在美丽的西子之畔--杭州顺利召开。茅以升学院学生会主席,2015级茅运班赵天胤和学院青协副会长,2015级茅土班范家玮同学作为我校茅以升班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会议。
【历史篇——报国忠诚 风范长存】
80年前,茅以升先生和他的同仁们顶着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在地质环境条件极为复杂多变的钱塘江上,巧妙运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远法”架起了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特大桥——钱塘江大桥。八十载春秋,钱塘江大桥见证了杭州城市的变化,更见证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这座经历血雨腥风、涅槃重生,我国仅存的唯一一座极具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式桥梁更是茅以升老校长崇高精神的象征与标志。
“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这是茅以升的泣血之言。为阻止日军南犯,12月23日下午5时,令人揪心的声声巨响骤然响起,大桥两座桥墩被炸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而此时,站在桥头北望,日军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当晚,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八个大字,爱国情怀力透纸背。抗战胜利仅2年后,仍在他的主持下,大桥铁路、公路桥均得以修复通车,浙赣线大动脉重又畅通。
【传承篇——心系祖国 投身教育】
26号上午,两位同学在钱塘江畔参与了中国桥梁传承之跑活动。来自国内的桥梁大师、专家、学者,来自全国高校茅以升班的同学们以及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在钱塘江大桥通车80载之际,他们在茅以升先生铜像前举行了拜谒仪式,继而在钱塘江边进行了“中国桥梁传承之跑”,以接力跑的形式纪念这一令国人扬眉吐气的伟大历史成就,体现了茅以升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在。接力棒就像是传承的纽带一般,从老一辈桥梁人手中传递到高校学生手中,再传递给小学生们,这种带带相传的桥梁意志将永垂不朽。
26号下午,两位同学在杭州之江饭店参与了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钱塘江大桥通车80周年之日,来自海内外的诸多桥梁专家、学者齐聚西子湖畔,共同回顾多年来在桥梁隧道专业取得的多项成绩,以及展望未来在桥梁隧道专业的发展前景。
论坛期间,多位桥梁界的爱心人士提及了“茅以升公益桥”活动,这是一项旨在全国14个省份建设超过100座小桥,供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使用的公益活动,各位桥梁专家充分展现才华,带领大四学生或是研究生参与“小桥工程”,践行茅老“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教育理念,解决了陕西、四川、重庆、云南多地孩子们“涉水上学”的问题。
【展望篇——卓越才华 百家争鸣】
27号,两位同学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参与了第七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十位中外知名院士、重大项目总工程师就各自研究的领域或进行的工程中所涉及的行业前沿项目进行了介绍。专家院士立足现实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介绍解决难题的针对性方案,建设性地提出了行业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探索目标。陈云敏院士从宁波地铁所行经的特殊软土地质谈起,介绍了轨道交通隧道和路基沉降与控制技术与方案;林鸣总工程师通过对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填海造岛,岛隧桥的介绍,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Naeem Hussain则为大家介绍了三塔斜拉式大桥的设计和建设经验......短短几个小时的论坛,十位大家的发言让会场的嘉宾、老师和同学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纪念钱塘江大桥80周年通车的系列活动,两位同学不单单看到了历史,读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茅以升老校长“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求学求知的思想。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茅以升先生用他伟大而光辉的一生倾情演绎着一段炽热深厚的家国情怀!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茅以升学院的一员,更应该爱戴茅以升先生,学习他的精神,更为关键的是要以他为榜样,学习茅以升先生“爱国至上、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茅以升先生的教导仿佛还在耳边,交大人一定会将茅老的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志存高远,刻苦砥砺,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辈的崭新业绩,建设一流大学,实现交大复兴,这是交大人对茅以升先生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