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中午11点40,茅以升学院第四期“午间教学沙龙”在唐臣书院楼四楼图书沙龙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处长、茅以升学院常务副院长郝莉教授主持,教师发展中心专聘教授范怡红教授、首批跨学科课程教师、学生代表以及来自材料、电气、机械、地学、图书馆等各单位对跨学科课程感兴趣的老师们参加了沙龙活动,大家围绕本期主题——跨学科课程建设与思考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郝莉教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短的介绍,随后邀请在场的首批跨学科课程教师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课程体验、课程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拟开展的课程改革等。
体育部宋爱玲老师围绕课程——《运动、科技与智慧人生》提出了自己开课的感受与心得。《运动、科技与智慧人生》旨在以体验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实现对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训练。宋爱玲老师提到,创新就是思维的创新,如果思维改变了,创新也随之而来,实践就是动手能力,也是将一个想法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随后宋老师对这门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成果进行了展示。随后,学生代表何佳琪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所构想的体育运动新产品的设计思路,并且表示在这门课程中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软件知识,并在营销方面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谈到本门课的不足时,宋老师表示,本门课在调研方面尚有不足,以及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改变。最后,宋老师对本门课做出了总结,她说,“这是一门体验课程,是教师的体验,也是学生的体验,是一门思维转换的课程,教师要进行课程设计的改变,学生要进行思维能力的改变,只有刻骨的亲身实践和思维大胆的转变才会触及创新,才能逐步实现真正成功的创新。”
《写作思维训练》主讲教师周东升老师来自人文学院。周老师首先就表示,在这门课中,自己的压力大于喜悦,课程开设之初,学生的热情不是很高,到了后半学期,通过更多的选题、讲解,学生的热情才逐渐上升。周老师还提到,PPT的制作也是一种写作,也能使写作思维得到提升,所以在课程中特意安排了PPT的汇报演讲,并且效果显著。在听了周东升老师的发言之后,郝莉教授也表示,写作思维对于大学生而言非常的重要,然而可能很多工科学生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学校需要想办法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训练提升,她也相信上了周老师的课的学生一定都能收获到许多。来自图书馆的老师也对周老师表示了肯定,赞同了写作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在将来与周老师进行合作开展课程。
李君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开设《从代码到实物:造你所想》这门课中的心得体会。李老师表示自己在这门课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而他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学生的一些认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从代码到实物》这门课十分自由,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团队管理、电子、机械以及三位设计等方面。然后通过一些活动和教学方式告诉学生他们可以做到,尽管他们还只是大一。随后本门课的学生代表石嘉惠和贺一凡谈了谈自己上这门课的感想,既有新的收获,也有做出产品时的成就感。
力学学院王朝明老师的跨学科课程是《纳米科技与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深入学习的素养。在谈到上这门课的时候,王老师用了忐忑、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同时他也意识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所以他设想将这门课与动手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去到自己的实验室,进行更多的实践和体验。
来自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冯缙老师在谈到自己的课程《设计心理学》时,表示自己目前还不是十分的满意。因为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十分抽象,不是一堂课就可以懂的,所以当学生设计不出产品时,内心难免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冯老师提出了几点想法,一是需要更多设计专业的老师来一同合作,二是给学生布置一些或大或小的训练。针对冯老师遇到的问题,在场的老师展开了讨论,郝莉教授希望冯老师能够尽快度过平台期。其他老师也指出,在尝试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时应不怕失败,也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去尝试设计,才有可能会成功。
随后电气学院的周福林老师和陈民武老师也谈了自己的跨学科课程的认识以及自己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
最后,郝莉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短的总结,鼓励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再接再厉,争取在本学期末做出一定的成果,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并将跨学科课程进行推广。
[后记]跨学科课程是指由一些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合并或融合而成的新课程,也称交叉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批判性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及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的学科和理论观点、理解综合的力量,学会使用对比方法阐明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其中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以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茅以升学院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思想碰撞和教学改革实践将“创新型的教学、研究型的学习、跨学科的课程”深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质量,改善学生就学体验,从而扩大对学校的课程改革的示范作用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