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唐臣要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唐臣要闻> 正文

唐臣要闻

唐臣讲堂|崔啸晨老师:“青年讲师团主题讲座——百廿历史图景中的师与生”

来源:茅以升学院学生工作组 作者:任淑莉 日期:2019/12/17 点击数:


在各高校的招生简介中,刮起了一阵“百年名校”风。而钟灵毓秀,学养深厚的西南交大,也在风风雨雨走过了百二十年的不朽岁月。透过历史的眼眸,一帧帧师生图景涌入交大记忆,我们为之动容,为之热泪盈眶。

2019年12月13日18时30分,由茅以升学院与马克思学院共同承办的“青马工程”最后一期“青年讲师团宣讲活动:百廿历史图景中的师与生”主题讲座于X4156举行。讲座由我校校史馆校史办公室主任崔啸晨老师主讲。参加本次讲座的有2017级辅导员毛盾老师以及茅以升学院学生组织各位学生干部。



作为校史研究员,崔啸晨老师首先分享了一些交大历史中“冷知识”:谁是交大的第一位女同学?为什么1911年的第一届毕业生发型各不相同?伴随着疑惑,怀揣着好奇,同学们与崔老师一起跨越百年风雨兼程,细细梳理交大历史足迹。

在某不知名网络文章总结的“中国最受委屈的大学”榜单中,西南交大“荣耀登榜”,理由竟是迁校次数最多,曾用名最多。诚然,据官方数据显示,交大共迁址18次!从华北到西南,这一路上有道不完的轶闻趣事,也有叹不尽的辛酸苦恨。为了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崔啸晨老师选取了交大搬迁史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地点。在讲解中,活泼可爱的交大如一颗颗明星一般,逐渐闪烁在中国版图上。



想必不少同学都戏称交大为“林湾村男子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玩笑之余,也无可避免要就此聊聊交大与铁路的渊源。生于1896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际,应国家急需铁路人才之需,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堂诞生在山海关的一座四合院中,从此便被称为中国近代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铁路工程师的摇篮。

无奈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堂在山海关的历史便告一段落。然而,交大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鉴于铁路建设人才匮乏,唐山路矿学堂重现大众视野。“地僻尘嚣远,功深取用宏。”这里,有静心学习,投身实习却又满怀诗情画意的理工男;这里,有师德高尚,严谨治学,为后生所钦佩铭记的“交大五老”;这里,有出身于同一专业,却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一班四院士”……“万选良材聚,何忧大厦倾。”唐山,见证了交大的黄金时代。



然而,似造化弄人,日军侵华,唐山不宜久留。在战火纷飞中,交大迁址贵州平越。在这环境恶劣的小城里,学子们仍然秉持孜孜不倦的学风,校领导依旧潜心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大师云集,高徒辈出,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创造出了最深刻的奇迹。

如今,历史年轮仍在缓缓向前推进,高校发展总与时代需求息息相关。今日我校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更好地契合了时代发展形势,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各领域人才。在讲座最后,崔啸晨老师校歌中的歌词鼓励在座同学,以期诸位铭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

“基础坚,事功崇”,培养科学素养;

“文轨车书至大同”,饱含人文情怀;

“窥学术,贯西中”,拓宽国际视野;

“相期同造最高峰”,不断追求卓越!

文字/冯灏钰

图片/田鸿钰

 

关闭